当前位置:守艺中华首页 > 手艺 > 正文

新星中学特色办学:让黎锦在校园中开出花来(2)

2017-12-29 18:26:04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我已经学了一年半黎锦。刚开始织一个图案要半个小时,现在只要两三分钟。”每周一下午4点半,新星中学初三年级92班女生吉林林都会提前十几分钟走进黎锦培训班的教室,拿出工具先织上一会儿。比起一年多以前,她对黎锦的喜爱只增不减。

吉林林坐在竹席上,将腰织机调整好角度,一边和笔者聊天,一边左右手上下翻飞,“翻山”“穿大刀”“穿小棍”……她嘴里说着各种口诀,一穿一梭之间,很快织完一组图案。“每次我都早来晚走,风雨无阻,就是想多练习一会儿。”吉林林虽然生在黎族家庭,但奶奶和妈妈却都不会织黎锦。“我知道学校有这个培训班之后,立马报名参加了。刚开始同学们觉得太难了,都不敢报名,看到我越织越熟练,他们也开始学了。我有几个苗族、汉族的同学也加入进来,大家都挺喜欢的。”吉林林介绍着,落落大方。

新星中学黎锦培训班班主任李照全介绍,兴趣班目前有30多名学生,每次上课铃还未打响,同学们就都已经席地而坐,自觉地织起来。

“为传承和发扬黎族织锦文化,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与个性发展的机会,我们在县文体局的帮助下,开办了黎族织锦培训班”。2012年,保亭县教育局出台了《保亭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保亭县教育局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九项工程”实施方案>》,其中一项是“特色办学”。与此同时,保亭县文体局也正在积极推进黎锦进校园的活动——在此契机之下,新星中学于2012年9月26日正式开办了全县首批黎锦培训班,并邀请当地6名富有经验的黎锦传承人到校任教。李照全说,新星中学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得益于学校的地缘优势——新星中学是一所乡镇学校,6名黎锦传承人就住在学校附近,授课较为方便。

新星中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开班后,教学工作进展顺利。接下来的几年内,全县9所中小学先后开办了黎锦培训班。

新星中学校长黄争志介绍说,负责教授课程的6名黎锦传承人中,有1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人100元/课时,教师工资由保亭县文体局支出。2013年9月,由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式出版,各开办黎锦培训班的中小学以此为专用教材,辅助学生学习黎锦文化、织造方法等。

“刚开始我们办了高中、初中两个班,每个班五六十名学生。后来因为学校取消高中部、破旧教室被拆除等因素,我们就把培训教室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为此,县政府还于2013年专门拨款为我们装修新教室,购买腰织机、置物架等办公、教学用具,学生的上课环境得以改善。”李照全感慨道。

自2012年开班,新星中学已经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学生在各种黎锦技艺比赛中所获奖项不计其数。“2013年4月12日,在保亭县2013‘三月三’黎族苗族纺染织秀技艺比赛中,新星中学派出5名学生参赛,其中马兰花、管靖宇(男生)获得少年组优秀奖;在2014年度‘三月三’黎族苗族纺染织秀技艺比赛中,新星中学共派出10名学生参赛,其中5人获得少年组优秀奖;2015年6月,在保亭县首届青少年学生织锦大赛上,新星中学派出的10名参赛学生中有5人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共95人参赛)……”李照全如数家珍。

关于未来如何办好校内的黎锦培训班,黄争志拟定了几个计划。

“我们希望在征得教育局、学生家长的同意后,带着学生们到附近的槟榔谷、特色民俗村去采风,体验丰富的黎锦文化,掌握更多的黎锦技艺,增长见识;黎族纺织技术包括‘纺、染、织、绣’四项技艺,我们目前只开设了织锦教学。未来,我们考虑在校内开辟出一块地,种植一些染色植物,尝试开设‘染色’班等特色培训班,让学生了解更多黎族纺织技艺,拥有更多收获。”黄争志说。(文/一条)

精彩专题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