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守艺中华首页 > 手艺 > 正文

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席之地

2019-04-25 20:55:36    中华网  参与评论()人

“扬州搓背,八轻八重,天下一绝!扬州修脚,妙夺天工,实乃肉上雕花也!”

——【清朝】爱新觉罗·弘历

“扬州好,沐浴有跟池。扶掖随身人作杖,摩挲遍体客忘疲。百茗沁心脾”。

——【清朝】黄鼎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农历三月天,徜徉在扬州城湖畔园中,再怎样挑剔的人也会不禁在心中生出“古人诚不我欺也”的念头来。扬州城美,美在几无挑剔的精致,美在厚重的文化积淀,也美在那悠然自得等生活意趣。

说到扬州人的生活意趣,自然不得不提家喻户晓的“扬州三把刀”,还有那句凝练了扬州人一日生活精华的“早上水包皮,晚上皮包水”。早上要皮包水,那就是喝早茶,一餐早茶喝下来,可能就已接近中午。到了晚上,懂得享乐的扬州人则要上澡堂享受洗澡水包皮的乐趣。这种生活意趣的基础便是扬州的“三把刀”:厨刀、修脚刀和理发刀。

肉上雕花扬州修脚里的门道

厨刀和理发刀自不必多说,而说到修脚刀,那自然是名扬天下的扬州修脚了。修脚俗称‘剜皮’,扬州人叫‘肉上雕花’。修脚的历史很长,两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足病’的记载了。唐、宋、元、明、清,修脚艺人的足迹断断续续出现在里相关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时候,没有修脚刀,古人脚上长了鸡眼、肉刺,就用锋利的锅铲子把鸡眼、肉刺挖掉。后来,有了修脚这个行当,修脚师傅们就跟剃头匠一样,在市井摆摊设点,或者走大街,串小巷,跑客栈,为患者修脚治病。公共浴室出现以后,修脚跟着也就进了浴室,与泡澡、搓背、按摩等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扬州沐浴文化。

(左:许永春,右:陆松林)

(左:许永春,右:陆松林)

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席之地

扬州传统修脚术而今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扬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修脚大师许永春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代表了一代又一代扬州修脚师傅们对这门传统技艺的苦心经营。自幼家贫,迫于生计,他早年拜师学习修脚技艺。他不畏艰难,刻苦练习,短期内在业界脱颖而出。技艺初成后,在扬州修脚泰斗陆松林先生的悉心指导下,许永春对修脚技艺与文化传承有了全新的认识,逐步树立了修脚技艺与医学相结合的修治理念。

许永春修脚手法讲究“稳、准、轻、快、柔”,素以“锛得平、修得圆、铲得光(老皮)、拿得净(嵌趾)”而著称业界。对各种脚病做到分形辩症,精准施治,一刀见效,根治顽疾。对于灰趾甲、甲沟炎、核疔、肉刺、内瘊等疗效显著。“脚医运宝刀,如啄又如雕;隐痕顿消失,足轻上九霄”就是对他修脚技艺的最高赞美和褒奖。

扬州搓背天下一绝

扬州沐浴文化丰富,扬州修脚远近闻名,扬州搓背也堪称天下一绝。扬州搓背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与公共浴室的诞生于同时代。北宋时期,时任扬州太守的苏东坡先生就常到浴室里洗澡,并作《如梦令》词一首: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清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这里的“轻手、轻手”,是东坡先生在被搓背过程中发出的愉快的呻吟,其实搓背师傅下手并不重,而让苏轼感受其发挥到极致。由此也可见,在那个时候扬州的浴室里就有了专职的搓背工。

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席之地

关键词:

精彩专题

热门排行